生物海盗行为国际情况生物海盗行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5:2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7:44

在国际上,生物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保护问题日益引起关注。欠发达地区长期积累的珍贵遗传资源和世代相传的知识,时常成为外来公司和机构的觊觎目标,生物海盗行为日益猖獗。以非洲凤仙为例,英国园艺公司先正达开发新型非洲凤仙,声称通过多年研究培育,花朵硕大且花期长。然而,这种凤仙实为坦桑尼亚特有的植物,先正达从皇家植物园获取种子,并在申请专利时声称其商业价值不高。环保组织指出,这实质上是西方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型殖民掠夺,他们窃取原材料,申请专利,然后在西方市场高价销售,获取丰厚利润,却往往忽视原产地的权益。


英国医药公司Phytopharm以非洲闪族人食用的丽杯角仙人掌活性成分申请专利,用于减肥药开发,引发了类似争议。莱斯特大学和Genencor公司合作申请东非大裂谷湖微生物专利,利用其处理靛蓝染料的酶,却也引发知识产权争议。埃德蒙兹学院的报告列出了众多实例,其中英国专利中有多个面临质疑,包括先正达的专利。


贝丝·伯罗斯指出,新的殖民掠夺行为正在发生,植物和知识产权需要得到与石油等资源相同的保护。印度的传统知识尤其易遭盗版,由于以梵语等地方语言形式存在,专利局往往难以认定为现有技术,导致相关专利申请被轻易授权。例如,1995年,印度姜黄根治愈伤口的专利在美国被两位印度*者获取,但随后印度科学工业检索委员会的复审申请揭示了该技术的古老性,该专利最终被宣告无效。


扩展资料

生物海盗行为是指*公司掠夺社区尤其是土著社区,对其自有的遗传和自然资源以及文化遗产进行控制的行为。近些年,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以巴西为首的资源拥有国对生物海盗行为格外警惕,不断增添各种防范措施。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