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桥镇历史传说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8:0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22:55


和尚桥,位于长葛市区东南部的清溢河上,是一座并不起眼的石拱桥。然而,它的名气却源自于附会到它身上的故事。这个故事被人们简练地概括为:“修浮桥为母行孝,杀和尚替父报仇。”它讲述了关于某人之母与隔河而居和尚之间的私情,以及和尚在寒冬腊月涉水过河的举动,触动了此人的孝心。他修桥为母行孝,母去世后,他杀了和尚为父报仇。这座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九年(1930年)的《长葛县志》,记载着它在县西南15里的位置,是当地的重要通道。明嘉靖四十三年(15年),知县蔡绍先创建此桥,因昔有和尚募化而得名。万历十年(1582年),乡民李惟臣、谢科募资重修于上流,改名为济众桥,两旁石栏石荀俱用铁扣,有碑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刘涛奉分宪沈公(沈全,江苏华亭县人,顺治进士)捐俸倡众重修,建河伯庙于北岸,并建沈公祠,有碑记。在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在明万历十年之前,这座桥就叫“和尚桥”,是因为“和尚募化”而得名。万历十年后,改名的原因已不可考,想必那时已有了上述的附会,乡民感到不雅而改之。自改名迄今,已有400多年,知桥名曰:“济众”者甚少,反倒是“和尚桥”越叫越响,以至于后来京广铁路上所设的这一站站名就叫“和尚桥”,现在的长葛市区近郊所设镇的镇名也叫“和尚桥”。然而,在过去,和尚募化而修桥是常见之事。据说,全国叫做“和尚桥”的桥有17座之多。这个附会的传说,究竟起自何地何时,恐怕很难考究。是因桥演义出来的故事,还是故事附会在桥上,这也很难说清。实际上,在封建社会里发生这样的故事是完全可能的,而且那悲剧完全是一个社会的悲剧。长葛的和尚桥,只是许多普普通通的和尚桥中的一座,那故事也并非这座桥的“专利”。“和尚桥”之所以成为经久不衰的话题,是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人文现象。


扩展资料

长葛市和尚桥镇位于河南葛市郊,辖区呈U字形分布于市区东、西、南三面。半包围城区,有22个行政村,4万口人。总面积40.72平方公里,耕地3.8万亩。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