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佳讲堂@郑板桥 | 蹊径一新,卓然名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6:4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12:24

  金农说:兴化郑进士板桥风流雅谑,极有书名,狂草古籀,一字一笔,兼众妙之长。

  杨守敬说:板桥行楷,冬心分隶,皆不受前人束缚,自辟蹊径。然为后学师范,或堕魔道。

  郑板桥自己说:蹊径一新,卓然名家。

  郑板桥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以诗书画三绝而闻名,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十九岁中康熙秀才,四十岁中雍正举人,四十四岁中乾隆进士,五十岁官职七品。居官十年,未能实现抱负,写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 秋风江上作渔竿。 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书法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写下难得糊涂流传至今。

  中贸圣佳2010夏季拍卖会

  郑板桥生活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农村,还可以接触到真正的自然,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并将其美好的感受融入自己的诗歌和书画之中。对文学或书画艺术,郑板桥强调的是蕴涵于其中的鲜活之气,从容放达,追求自然活泼,气韵生动。

郑板桥《墨竹》 1760年作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乾隆庚辰暮春,板桥郑燮。

  钤印:谷口(朱文)、郑燮之印(白文)、歌吹古扬州(朱文)、橄榄轩(朱文)

  鉴藏印:曾在周芗耕家。

  录文:自笑书生翰墨荒,漫夸石瘦竹兰芳。千花万卉皆神品,还让君家老复堂。

  著录:《郑板桥书画编年图目》(上)第9页彩色版、第120页黑白版。

  165.594cm

  成交价:RMB 7,728,000

  本幅板桥自题:自笑书生翰墨荒,漫夸石瘦竹兰芳。千花万卉皆神品,还让君家老复堂。此复堂即板桥的同乡好友,同为扬州八怪的李鱓(1686-1756)。李鱓出身兴化望族,年龄较板桥为长,而且较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二人订交多年,晚年又得共研画理,郑板桥对这位同乡兄长始终推崇有加。《板桥自叙》中就说,在乾隆初年的扬州,索画者必曰复堂,索诗文者必曰板桥;且由于李鱓绘画题材较为广泛,板桥在写给弟弟的家书中甚至坦言李三墨妙,笔精墨妙。予为兰竹,家数小小。所言虽然未必属实,但揄扬之心可见。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我们在二位花鸟画大师这里,看到的却只是谦逊和推让,前贤风谊,三百年后,真令我辈神往。

  此幅作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此时距李鱓已去世将近五载,年近古稀郑板桥依然吟咏着还让君家老复堂的诗句。两年后,又在相同题材的画作中再次发出惜复堂不在,不复有商量画事之人也的感喟(《郑板桥集》),交谊之深,大有钟期既逝,流水何声之感。古今相较,真令后世攻讦诋毁之同行冤家汗颜。

  中贸圣佳2010夏季拍卖会

  郑板桥以善画兰竹著名于世,而其画上题款常常独具匠心,表达了画家一时的心境或愤世嫉俗之情。

  郑板桥《兰竹芳馨》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诞敷大兄一笑并书为诸郎君勖之,七十年老人板桥郑燮。

  钤印:板桥(白文)、郑燮之印(白文)

  鉴藏印:平斋过眼(白文)、观庐主人珍藏(朱文)、謌晓古扬州(朱文)、同叔所藏(朱文)、灏文堂(白文)、韩鹤松藏书画(朱文)、笔墨消闲(朱文)

  录文:兰竹芳馨不等闲,同根并蒂好相攀。百年兄弟开怀抱,莫谓分居彼此山。

  著录:《郑板桥书画编年图目》(上)第158页,人民美术出版社;《朵云轩书画集》1-145。

  18851cm

  成交价:RMB 2,240,000

  这幅《兰石图》笔法精劲,构图新颖。于右侧石上题诗,在郑板桥的传世作品中并不多见。而其题诗见于《板桥集》。则此画可称流传有绪。

  中贸圣佳十五周年庆典拍卖会

  郑板桥为后人所熟知,除了他特立独行的品格,为官清廉的官声之外,还因为他长于书画,尤善画兰竹,而且一生专画兰竹。这并非因为郑板桥不擅长其他题材,而是因为他认为兰、竹所象徵的品格符合他心目中的儒家君子形象,画兰竹可以抒发自己清高的文人情怀。这一点从郑板桥的题画诗就可以看得出来。如那首著名的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翠竹临风》 立轴 水墨绢本

  款识:板桥郑燮。

  钤印:郑燮之印(白文)、二十年前旧板桥(朱文)

  录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杆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著录:《郑板桥书画编年图目》第143页,人民美术出版社。

  13073cm

  成交价RMB :2,800,000

  《翠竹临风图》是郑板桥晚年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上数竿修竹,临风摇曳,虽然没有任何背景的衬托,却现烟云飘渺之致。远处用淡墨画出的几竿竹枝劲拔秀润,与浓墨写出的几株相互映衬,用笔老辣,生拙中兼有雄放之气。画面右下题诗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更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落款为板桥郑燮,钤郑燮之印和二十年前旧板桥印,正是其晚年书画所常用。郑燮画竹的作品虽然传世较多,但这幅作品是郑燮传世作品之中的精品,品相十分完好,其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中贸圣佳2001春季拍卖会

  郑板桥善于学习经典,从经典中汲取融会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美的元素。他强调努力学习前人,从前代经典艺术家的作品之中汲取营养,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学习前人,在师法其意,而不在迹象之间。因此,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之上,他表面上奇异怪特的书法实际上是从前代经典而来而加以变化。他的楷书和行书主要学习欧阳询,却去掉了欧书的孤峭险劲,而代之以平和流畅,温润妍美。

  郑板桥《手书五经》册

  钤印:私心有所不尽鄙陋、谷口、游好在六经、古狂、鹧鸪、所南翁后、郑大、潍夷长、思贻父母令名、俗吏、老画师、橄榄轩、直心道场、江水秋月、六分半书、何力之有焉

  收藏印:康生、王懋宣、张道彭、苣林审定

  29.518.5cm

  成交价RMB :5,500,000

  他将行草书法的运笔与绘画充分结合起来,用于表现竹叶的生动变化和兰叶的变幻多姿,多不乱,少不疏,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脱尽时习,秀劲绝伦,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受到当时和后人的称赞。而他的书法则以欧阳询为基础,兼容黄庭坚和《瘗鹤铭》,点画舒放,欹侧多姿,变化无端。

  清人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总结郑板桥的艺术成就时说:板桥道人郑燮诗词书画皆旷世,自成一家,其视古人亦罕所心服,惟徐青藤笔墨真趣横溢,不得不俛首耳。道人兰竹之妙,张瓜田(庚)论之已详。其随意所写花卉杂品,天资奇纵,亦非凡手所能到,正与青藤相似。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极瘦硬之致,亦间以画法行之,故心余太史诗有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姿致。又一绝云:未识顽仙郑板桥,其人非佛亦非妖。晚摹《瘗鹤》兼山谷,别辟临池路一条。可谓抉其髓矣。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