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6:5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8:34
1、产品库存数量,由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汇总而得,因此库存表中要包含“入库”、“出库”信息,为了便于查询,“日期”信息也是不能少的。
2、然后输入相关记录,库存数由上天(次)库存加上当天入库数减去出库数得到,这个数据用不着手动计算,可以用公式由软件直接得出结果,如图,在D3输入公式:=SUM(D2,B3)-C3,向下填充即得到相应的库存数量。一定要注意,由于D2是列标题,不能直接用相加的方法,而要用SUM函数来求和,因为直接相加,文本字符不能参与运算,会得出错误值。
3、也可以不加上一天的库存数,而通过总入库数量减去总出库数量得到当前库存量:=SUM(B$3:B3)-SUM(C$3:C3),此时要注意求和区域的开始行要加绝对引用符$,表示总是从第一行开始到当前行的数据进行求和。
4、如果除了正常的出库数还有损耗的话,也可以增加一列损耗,求和时,将损耗也统计进去即可:=SUM(E2,B3)-SUM(C3:D3)。
5、上面是单产品的情况,如果是几个产品,可以并排几列,分别求出各自的库存,由于公式中是用的相对引用,且引用区域的相对位置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可以直接从前面复制公式过来粘贴,会自动更改为目标单元格公式:=SUM(G3,E4)-F4。
6、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在不同的产品间改变边框线,如用双线条进行分隔。
7、但是如果产品较多,横向排列就不太方便,可以纵向排列产品,日期改为横向,按相应产品输入出入库数据。
8、然后再用公式计算出总入库数量:=SUMIF(E$3:CG$3,"入库",E4:CG4),此公式中的第3行要加上绝对引用符,这样向下填充时会始终引用第3行的列标题区域。
9、出库总数量公式与入库总数量类似,只是把公式中的“入库”改为出库:=SUMIF(E$3:CG$3,"出库",E4:CG4)。
10、有了入库总量和出库总量后,两数相减即可得到库存数,如果有报损数,也可以再增加一列,公式类似。库存公式为:=C4-D4。
11、为了增加日期后,前面的汇总数量始终可见,可以进行窗格冻结,选中E列,点击视图--冻结窗格,冻结拆分窗格,即可将前面的汇总部分冻结,向右拖动滚动条时,只会隐藏前面的日期。
12、也可以将“入库”和“出库”分开放置,然后用超链接定位到指定位置,快速输入数据,非常方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7 18:34
1、产品库存数量,由入库数量和出库数量汇总而得,因此库存表中要包含“入库”、“出库”信息,为了便于查询,“日期”信息也是不能少的。
2、然后输入相关记录,库存数由上天(次)库存加上当天入库数减去出库数得到,这个数据用不着手动计算,可以用公式由软件直接得出结果,如图,在D3输入公式:=SUM(D2,B3)-C3,向下填充即得到相应的库存数量。一定要注意,由于D2是列标题,不能直接用相加的方法,而要用SUM函数来求和,因为直接相加,文本字符不能参与运算,会得出错误值。
3、也可以不加上一天的库存数,而通过总入库数量减去总出库数量得到当前库存量:=SUM(B$3:B3)-SUM(C$3:C3),此时要注意求和区域的开始行要加绝对引用符$,表示总是从第一行开始到当前行的数据进行求和。
4、如果除了正常的出库数还有损耗的话,也可以增加一列损耗,求和时,将损耗也统计进去即可:=SUM(E2,B3)-SUM(C3:D3)。
5、上面是单产品的情况,如果是几个产品,可以并排几列,分别求出各自的库存,由于公式中是用的相对引用,且引用区域的相对位置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可以直接从前面复制公式过来粘贴,会自动更改为目标单元格公式:=SUM(G3,E4)-F4。
6、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在不同的产品间改变边框线,如用双线条进行分隔。
7、但是如果产品较多,横向排列就不太方便,可以纵向排列产品,日期改为横向,按相应产品输入出入库数据。
8、然后再用公式计算出总入库数量:=SUMIF(E$3:CG$3,"入库",E4:CG4),此公式中的第3行要加上绝对引用符,这样向下填充时会始终引用第3行的列标题区域。
9、出库总数量公式与入库总数量类似,只是把公式中的“入库”改为出库:=SUMIF(E$3:CG$3,"出库",E4:CG4)。
10、有了入库总量和出库总量后,两数相减即可得到库存数,如果有报损数,也可以再增加一列,公式类似。库存公式为:=C4-D4。
11、为了增加日期后,前面的汇总数量始终可见,可以进行窗格冻结,选中E列,点击视图--冻结窗格,冻结拆分窗格,即可将前面的汇总部分冻结,向右拖动滚动条时,只会隐藏前面的日期。
12、也可以将“入库”和“出库”分开放置,然后用超链接定位到指定位置,快速输入数据,非常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