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5: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6 21:03
引导关注
藏友A:有人拿一个电镀金的景泰蓝说是乾隆的,是真的吗?
小编:骗子!乾隆去世那年才1799年,镀金还没传入中国!
藏友B:鎏金与镀金是一个意思吗?
小编:非也,须知详情,请继续往下看
鎏金和镀金的历史
鎏金又名镏金,也称为火镀金。镀金是指电镀金工艺。两者相同点是使金附着在器具上(用金将器具包裹起来)。鎏金的历史传承要比电镀金早的多,大概有2500年的历史了,是一项非常古老的装饰手艺。
鎏金工艺作品
镀金的前提必须要有电,没有电何谈电镀?据考证,英国人在19世纪早期发明电镀金,传入中国的时间不早于1848年,广泛应用于器皿制作应该更晚一些。
镀金工艺作品
鎏金的工艺流程
鎏金过程复杂,而且非常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简单概括来讲是用加热的方法将金和汞分离,从而使金残留在器物表面的一种古老工艺。
制金泥(杀金)
将金砸成薄薄的金片,用剪刀剪成细细的金丝,将金丝和汞(水银)按照1:6的比例混合后加热至600800度,生成金汞齐,泥状混合物。
金、银、铜都可以与汞发生反应,化学上称为齐化现象。加热是让金和汞加速齐化反应,在平常温度下金和汞也可以发生齐化反应,即平常金首饰出现白点或白色斑块。
制做抹金棍
将紫铜棒一端砸扁,磨光滑以后,用酸梅汤浸泡后再沁入水银中,铜棍的扁平端变白以后就做成了。
紫铜棒
将铜沁入水银的过程可以理解为齐化过程,生成白色的铜汞齐。
蘸酸梅汤,应该是用弱酸清理摸金棍表面的氧化膜,使得铜更易与汞反应。
抹金
将事先做好的抹金棍,蘸70%的(古时候用盐和矾混合物),涂抹在铜胎体上(鎏金器物),然后再铲金泥涂抹在铜胎体表面。
蘸70%涂抹胎体可以理解为使铜胎体活化的过程,清除铜胎体表面的氧化膜,使铜更容易与金汞齐(金泥)发生齐化反应,生成铜汞齐,从而提高金泥在铜胎的附着力。
栓
用头发制成的发栓,蘸50%按压金汞齐涂层,使鎏金表面更加的均匀,这个过程非常的重要,俗称三分抹七分栓,如果栓的不好,容易造成鎏金不均匀、附着力不够甚至脱落。
再用热水冲洗,冲掉部分化合物。
烤金(开金)
用火加热,使汞挥发出去,300-500度时,汞开始析出,鎏金表面会出现水银珠,需要用鬃毛刷将水银珠拍散,以免影响鎏金质量。水银慢慢析出后,鎏金层慢慢由白色变成黄色。
水银珠
刷光
汞再加热后生成氧化汞,会在金层中有所残留,需要用铜丝蘸皂角水轻轻擦拭刷洗,再烤,避免造成颜色不匀。
压光
汞蒸发后可能会留下气孔,用玛瑙制成的牙子,反复将金层压实,从而提升鎏金的附着力。
整个鎏金的过程非常有可能出现反复,经常需要反复涂抹几次金泥,再栓、烤、刷、压。
整个鎏金的工艺过程,都伴随着汞的挥发,对人身还是有非常大损害的,一不小心就汞中毒了要做好防范,另外做好废液回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了解鎏金过程有何用
只有深刻了解了鎏金的工艺过程,才能清楚的认识鎏金的工艺价值。提醒注意的是,鎏金在烤金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气孔,尽管在压金的过程中将金压实,天长日久还是会斑驳脱落,这个气孔的位置应该是附着力最差的地方了,或许是产生脱落的症结。
另外,抹金的过程,不但抹上了金,还有汞和铜反应,假设放大100倍来看,即便是再厚的鎏金层,也不太可能将铜胎体完全覆盖。这些都是鎏金与镀金由于工艺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镀金工艺作品
区分鎏金和镀金对断代是有帮助的,掐准镀金的工艺年代。鎏金的薄厚,也体现了当时的国力情况,能用厚鎏金做东西的,必定是盛世。鎏金工艺目前还在用,但是非常少见了,大部分都用电镀金来替代了,或者可以说电镀金是鎏金的替代品。
鎏金这个词儿,如今在文玩行业里并不是很常见,常见于古玩行里。除了以上所说鎏金与镀金的差别之外,更直观的认识是镀金较薄,鎏金相对较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