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4: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20:41
阿尔帕契亚遗址底部9-11层,发现长方形泥土建筑,内部设有圆形灶和灰堆,以及诸多生活用品与废弃物。从8层开始,村落中出现南北向平行墙,墙厚达75厘米,东面建筑由方形转为圆形,带有弧形墙,厚35厘米。7-6层仍为圆形房屋,居民生活面上覆石灰面,房内铺垫洁净细沙,显然从土丘外取材,显示了一定的目的性。4、5层间,圆形房屋出现石基,墙体变厚,面积增大,3、2层的圆形房屋墙更厚,并出现了长方形前室。东部区域生活用品和废弃物较少,推测非居住区,可能为圣区。西部以长方形建筑为主,房内有生活用品和垃圾,暗示圣区东侧的建筑非居住用途。
在所谓的圣区内,发现了三座墓葬,与圆形建筑相邻。其中两座采用火葬后放置于陶器内的瓮棺葬,为哈拉夫文化的特有葬俗。从3层起,房屋基座使用大河卵石,可能来自遗址西部3公里处的科斯尔河,每块石头重约5至10吨,每个建筑需650至900块石头,表明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显然非单一家庭所能承担。7层和6层建筑内部垫沙则是集体劳动的结果。据此分析,圣区可能是村落及周边村的宗教中心,而埋葬于此的个体可能具有特殊社会地位。
第1层,即哈拉夫文化的晚期,村落中心为大型作坊占据,周围有水井和陶窑,显示手工业的重要性。作坊中发现的三彩陶代表了哈拉夫文化的制陶技术巅峰,数量和质量远超其他遗址,证明该遗址是哈拉夫文化区的制陶中心。作坊内遗物包括三彩陶器、石容器、石装饰品、护身符、雕像,彩陶和石装饰品存放于木架上,地上散落着红矿石和调色板。另一间屋内则有燧石、黑曜石及石叶、石核、石屑。最终,作坊毁于大火。
综上所述,阿尔帕契亚遗址的布局和建筑显示,其底层为居住区,最上层为手工业区,中间层的大部分时间是“圣区”,因此,它不是一个典型的哈拉夫文化村落。耶里姆II遗址的发掘则提供了普通村落的参考情况。
西亚铜石并用时代的哈拉夫文化典型遗址。位于伊拉克摩苏尔市以北,底格里斯河东岸 6公里处。1933年,英国考古学家M.马洛温主持发掘。该遗址是一个5米高的土丘,其下埋有直径仅67米的史前定居点,以哈拉夫文化为主,其上部有欧贝德文化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