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提醒!假期出行注意预防这些重点传染病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来源:新兴权威发布)

国庆假期人员流动频繁,探亲访友和外出旅行明显增多,伴随而来的是呼吸道、肠道、虫媒传染病等疾病的传播风险。 在外出旅游、聚餐聚会时,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做好传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的预防。

外出旅游这些方面别大意

出游前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疾病流行现状,做好疫苗接种等防护措施,避免去传染病暴发地旅行。

提前查询目的地天气情况,选择合适衣服出行。注意携带必备的常规药物及感冒、腹泻等应急药物。

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到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餐馆就餐。野外就餐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不食用腐败变质及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和饮品。不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外出时,尽量避免去人多拥挤场所,注意手卫生,遵守咳嗽礼仪,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眼、口、鼻。旅游途中注意防蚊、跳蚤、蜱等昆虫叮咬,尽量避免在昆虫主要栖息地长时间坐卧,尽量避免进入野禽栖息地。

注意预防这些重点传染病

国庆假期需重点关注的传染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登革热、疟疾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出境游时需了解当地的登革热、疟疾、猴痘、奥罗普切热等传染病疫情风险,去非洲旅行时需特别关注当地猴痘疫情,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封闭环境中可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主要症状为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感染后转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预防措施

(1)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坚持勤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2)免疫力低下或者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去往人群拥挤场所时,考虑科学佩戴口罩。

(3)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积极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4)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

2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特指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流感的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且持续时间更长,一般秋冬季节是高发期。

预防措施

(1)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2)避免长时间在人群密集场所停留,必要时科学佩戴口罩。

(3)身边如有感冒患者,注意保持距离。

(4)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开窗通风,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5)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3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

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是指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包括多种由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引起的腹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特征为腹泻,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

常见的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多引起儿童腹泻;常见的细菌,如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等,也可引起各类人群腹泻。节假日期间人员流动性大,其它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数与发病几率会增加。

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瓜果蔬菜要洗净,不吃生冷海产品。

(2)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和加工:避免交叉污染。碗筷厨具勤消毒,防蝇灭蝇。

(3)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接触腹泻病人和动物。

(4)在外就餐和旅游时注意:不购买无证经营和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不食用不洁、腐败、霉变食品,不饮生水或被污染的水源。

(5)接种相关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

(6)如果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请及时就医。

4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每年的6~11月是登革热的流行季,常见症状为发热、皮疹、全身疼痛等。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发生在南方的省份,如广东、云南、海南等省份,大家去这些地区旅游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不被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预防措施

(1)在外应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酒店、民宿房间应关好纱门、纱窗,房间可以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

(2)及时清除蚊媒孳生地。对室内外的积水容器要及时清理,3-5天刷洗水缸、换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废弃罐子内的积水,避免蚊虫孳生。

(3)尽量避免在“花蚊”叮咬的高峰时段(日出前后和日落时)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长时间逗留。

(4)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头痛、四肢痛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说明旅行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5

疟 疾

疟疾俗称“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由疟原虫感染引起,通过雌性按蚊叮咬或输血传播,是一种可防可治的血液寄生虫病。典型症状为寒战、高热、出汗,伴头痛、乏力、呕吐、食欲不振及四肢关节酸痛等。

当前疟疾流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等地区,其中非洲和东南亚地区高度流行。需格外注意的是,近些年,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巴西等热门旅游国家均有疟疾病例的报道。

预防措施

(1)准备适当的驱蚊剂、长衣长裤等,避免蚊虫叮咬。

(2)在流行国家或地区应尽量避免蚊虫活动高峰期到户外活动,如每日黄昏到次日黎明时段。

(3)回国后出现症状时及时到医院就诊,主动提供相关旅居史信息。

6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本病主要经蜱叮咬传播,流行季节为每年的4-10月,人与人之间也可经直接接触患者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传播,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

预防措施

(1)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不要穿凉鞋;不要在草地、树木上晾晒衣物。

(2)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0.5%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进入蜱类主要栖息地时在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可用含避蚊胺的驱避剂喷洒。

(3)进入室内前检查外套、背包和宠物是否附着蜱,发现蜱应及时清除。蜱常附着的部位主要在手臂下方、耳朵内侧和周围、毛发之内或周边、肚脐内侧、膝盖后侧、腰部、腿根部等。进入室内两小时内淋浴可降低蜱传疾病风险。

在这个美好的假期里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积极做好传染病预防

确保自己和家人度过

一个健康、愉快、安全的假期!

来源:郑州疾控观察

一审:梁文诗

二审:劳

三审:张诗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