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接待游客426万人次,旅游消费达38.89亿元,兴业县登上广西日报头条。

2024-10-18 来源:威能网

......................................The day tat you see me old and I am already not, havepatience and try to understand me …If I get dirty when eating… if I cannot dress… have patience.Remember the hours I spent teaching it to you.If, when I speak to you,I repeat the same things thousand and one times…Do not interrupt me… listen to meWhen you were small, I had to read to you thousand and one times the same story until you get to sleep…When I do not want to have a shower,neither shame me nor scold me…

Remember when I had to chase you with thousand excuses I invented, in order that you wanted to bath…When you see my ignorance on new technologies… give me the necessary time and not look at me with your mocking smile…I taught you how to do so many things… to eat good, to dress well… to confront life…When at some moment I lose the memory or the thread of our conversation…let me have the necessary time to remember…and if I cannot do it,do not become nervous…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my conversation but surely to be with you and to have you listening to me…

兴业县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景区叠加红色旅游和乡村游,吸引众多游客打卡。

乡村音乐会现场。

冬日暖阳下,兴业县石南镇谭良村谭良小学国学书苑内,墨香四溢,一群孩子正手执毛笔,一笔一划在宣纸上练习。

被誉为“兴业进士第一村”的谭良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村内有20多处保护完好、风格独特的古建筑。今年1月,当地群众自发筹资16万元设立国学书苑,开展书法、诗联等国学文化教学。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文化滋养一座城。谭良村是兴业县传承文化根脉,提升城市品质的缩影。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深入推进文化塑城工作,讲好兴业故事,厚植文化沃土,打造文化符号,传承城市文化之美,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1 文化铸魂 凝聚奋进力量

今年国庆假期,位于兴业县城隍镇龙潭村的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景区,游人如织。核心景点震声楼是桂东南武装起义司令部旧址。1945年3月,兴业抗日武装起义第一枪在这里打响,书写下广西革命斗争历史上一部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自2019年开放以来,景区接待游客不下200万人次,每年超万名当地中小学生到此研学,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有多名村民义务担任景区讲解员。”龙潭村党总支书记覃举告诉记者,2023年,龙潭村入选广西红色旅游重点村,被列为第一批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文化铸魂,润物无声。兴业县委书记陆金学介绍,以桂东南武装起义司令部旧址等为载体,该县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公共文化服务等9大文化塑城行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丰富城乡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目前,该县相继建成215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和一批乡风文明馆、主题公园、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画出一个个“15分钟文化生活圈”,成为百姓的文化“充电站”。

连日来,石南镇东山社区党支部书记何培强步履匆匆。这些天,社区忙于拍摄以何以尚事迹为主题的纪录片。

何以尚是兴业县石南镇人,兴业文化标签之一。他曾任明朝太仆寺卿,一生因践行忠孝清廉的品格备受后人尊敬。在东山社区乡约亭,迄今保留他草拟的《乡约十条》,数百年来深深影响当地百姓。近年来,该县把何以尚故居、乡约亭等古建筑打造成廉洁文化阵地,吸引众多游客到此参观。

守住根与魂,时代新人纷纷涌现,善行义举蔚然成风,“一群好人”品牌聚集效应不断显现:荣膺“中国好人”的吴家榕,无怨无悔照顾瘫痪母亲数年;“广西见义勇为模范”杨坚,曾亲身参加救助13人……一个个先进典型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塑造着主流价值,传递着时代精神。

2 文化传承 留住乡愁记忆

一句乡语慰乡情,最是乡音解乡愁。

目前,兴业县拥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5个、市级非遗项目17个、县级非遗项目28个。

如何做好这些文化瑰宝的传承、延续、发展?

近日,兴业县“鹩歌凤舞”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走进小平山镇三德村,一批自导自演、接“地气”的鹩剧节目,深受群众喜爱。

鹩剧是一种民间小戏,始创于清朝同治年间,至今仍流传于兴业所辖各乡镇,2014年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爱看鹩剧是兴业人刻在血脉里的记忆。每当佳节、农闲、庙会等时节,十里八乡便会唱响鹩剧。”该服务队总队长陆创是一名自由职业者。今年3月,本着“为家乡做点事”的初衷,陆创与其他民间文艺爱好者创办服务队,一同送戏下乡,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非遗文化大餐。目前,服务队志愿演员人数超过600人,在乡间开展文艺演出30多场。

近年来,该县建立鹩剧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艺人的名录档案,推荐《兴业鹩剧》《兴业非遗》为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今年,何以尚故事、石南云吞制作技艺先后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效显著。

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兴业剪纸是市级非遗项目之一。走进自治区非遗传承教育示范学校——兴业县城南小学,校长、剪纸传承人梁嗣银正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做剪纸。拿起剪刀,折叠、旋转、下剪……一幅精美剪纸不一会儿就呈现眼前。

这些年来,梁嗣银带领全校师生开设校本课程、剪纸社团,举办剪纸比赛,在校园创新传承,让剪纸技艺“火出圈”。

3 文化兴业 打造文旅新IP

去年国庆假期,兴业县文体综合馆开馆,以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组成的“三圆一方”建筑,很快成为兴业又一地标。

步入兴业书画院内,以石嶷文塔、震声楼等为背景创作的文创产品,传递出浓浓的“老兴业”味。负责人倪德聪是该县文旅产业回归的玉商之一。一年来,他率领团队遍访兴业文化地标,精心创作系列文创产品,“会有更多人通过我们的产品来了解兴业、传播兴业、记住兴业。”

乡村也热闹起来。十月秋收,在葵阳镇泉江村,一场村民自发组织的丰收节庆祝活动,吸引众多游客体验农耕文化魅力。作为自治区级革命老区村,泉江村近年新建了红色主题公园、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乡村风貌焕然一新。“今年,我们村成功举办60多场次文艺演出,吸引了成千上万名游客进村游玩。”村党支部书记彭广绵说,文化活动的加持,让泉江村焕发新活力。

今年8月,“茶香飘歌·文兴业盛”乡村音乐会在葵阳镇榜山村举行,打造 “潮流兴业”文化IP,吸引了200多万网友在线收看直播,一时间,文化游、乡村休闲游成为兴业旅游新热点。

兴业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左家欣告诉记者,该县以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县为抓手,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整合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司令部、榜山古村等文化遗址遗迹和旅游景点,推进文物资源与文化旅游、研学旅行等深度融合,打造了兴业县文体综合馆等一批文化新地标、休憩好去处、网红打卡地。

新业态多了,人气更足了。截至今年11月底,该县接待游客426万人次,旅游消费达38.89亿元。

图文来源:兴业融媒

显示全文